VLC 專案

本頁針對 Google 系列文件接受的技術撰寫專案提供詳細資料。

專案摘要

開放原始碼機構:
VLC
技術文件撰寫者:
Avii
專案名稱:
建立單一行動通訊埠的 VLC 使用者說明文件 (Android)
專案長度:
標準長度 (3 個月)

Project description

黑白

使用者說明文件可做為靜態支援系統,用來協助使用者。當中同時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技術與非技術資訊。可協助使用者瞭解如何使用軟體或服務。畢竟,有些人可能想聯絡支援團隊,或是等候電子郵件回覆 (如果對方能做出一些小方向回應、訣竅或技巧),使用者說明文件就能派上用場。這也有助於降低支援成本,且公開產品及開發人員團隊的身分。

光是在 Google Play 商店,Android 版 VLC 的下載次數已突破 1 億次。VLC 為行動通訊埠提供許多功能,從影音播放到網路串流都有。使用者通常想使用超棒的功能,但是他們無法這麼做。搜尋網誌或隨機影片需要很長的時間與耐心等待,但資訊的真實性。目前 VLC 會在維基網頁上代管 Android 使用者說明文件的 VLC,但這些功能的部分說明較少,甚至完全沒有。此外,維基網頁上次更新於 2019 年 3 月。目前的專案將提供具備新設計且易於使用 Android 通訊埠的使用者說明文件。

目前感受

維基網頁已經過時,其中所含的最新版 VLC 的資訊較少。而且不易瀏覽。文件閱讀語言不只有英文。該屬性完全不含功能說明。

分析

-> 目前的說明文件已過時,需要以全新方式編寫,並使用其他平台和工具。

-> 大部分的 Android 使用者不太具備技術知識,或完全不需要相關技術知識。但有些人需要更多功能的技術資訊。最好針對上述各項目的撰寫及維護兩份不同的文件,或者,您也可以在同一份說明文件中,根據技術性和非技術性來區分功能,因而造成混淆。同樣地,大部分使用者都習慣觀看自己看到的 UI 或使用的功能,因此很難做出判斷,判斷某件事是否屬於技術性或非技術性。所以我們要簡化他們

-> 大多數使用者會嘗試透過智慧型手機取得資訊,其餘使用者則嘗試透過電腦或其他裝置取得資訊。因此說明文件必須能輕鬆根據各種螢幕大小調整。也不會對瀏覽造成混淆。

-> Android 連接埠並非提供電腦版的所有功能,而且在兩個連接埠上也不同。這是因為電腦版應用程式的開發時間較長,而且已達到飽和狀態,相較之下,行動連接埠相對較新,仍在開發中。除此之外,雖然現今的行動裝置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我們在多數情況下可以配合使用者需求來加入功能類型也很明顯。開放任何功能就是浪費開發資源。因此,我們不建議您只根據功能說明兩份說明文件,

以上述數據分析為基礎1. 截至目前,電腦版使用者說明文件已開始使用 Sphinx 說明文件產生器,並閱讀 Google 文件的主題。針對 Android 通訊埠使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協助我們: -> 輕鬆合併兩項說明文件。 -> 針對各種螢幕大小進行最佳化。 -> 透過 Google 桌面說明文件瀏覽至 Android 使用者說明文件時,可享有流暢的使用體驗

  1. 根據章節、章節和子章節在應用程式中的相對位置來分隔各個章節。例如,背景/PiP 模式位於「更多」->「設定」->「影片」內,因此章節結構會
    更多
    |__設定
    | |__媒體資料庫
    | |__影片 -->背景/PiP 模式
    : -> 這個做法可讓使用者輕鬆前往需要幫助的特定位置,只要比較在應用程式中的相對位置即可,因此更容易存取。針對每項功能,我們進一步區分技術與非技術部分。我們首先必須寫出非技術性的說明,然後在下方進一步標明或標示同一功能的技術部分 (如有)。這可能會導致部分重複,但可確保非技術性多數的多數使用者都能享有流暢的使用體驗。這麼做也可以提高可維護性,為日後帶來助益。由於應用程式達到飽和度狀態,相對 UI 不會大幅變更,因此未來如果新增/移除新功能,我們只需重構該區段。如果整個使用者介面有所變更,我們都可以重新排列文件的區段/章節,或是重新建構整個文件。因為螢幕截圖必須取代目前的使用者介面,所以我們都需要修改整份文件。實際示範請見:https://avinal.gitlab.io/vlc-android-docs/
  2. 說明文件的每一個部分都應包含 清楚標示 的螢幕截圖 、功能說明,以及功能的相關提示與秘訣 (若有的話)。

-> 從電腦獨立開發這份使用者說明文件,有助於我們只需幾個步驟,就能合併兩種說明文件,而不影響目前的說明文件,也不影響到在開發期間受到此影響。建議您在開發完成後,將整份說明文件加入電腦版說明文件的 Android 部分,並為 Android 說明文件建立 VLC 的永久連結。

-> 更多改善項目包括重新設計電腦版使用者說明文件的起始網頁,讓使用者直接選擇自己偏好的作業系統,然後重新導向至所選作業系統的說明文件。由於 Windows、MacOS 和 Linux VLC 使用者說明文件的設計經過精心設計,且已經過探討,我們可能會提供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 或 iOS 的選項。如此一來,就能清楚區隔使用者的文件,只提供一個連結,可用於所有通訊埠。

為什麼提供我推薦的使用者文件? 這份建議的使用者說明文件架構為根據使用者尋求協助的常見模式,提供使用者協助。這份說明文件涵蓋了簡潔、清楚明瞭、外觀和風格、技術知識等所有必要功能,盡可能讓簡單易用且使用者體驗更臻完善。此架構也能輕鬆維護,因為不再需要維護每個通訊埠的個別使用者說明文件。

我為何要擔任這項專案的負責人? -> 我撰寫程式碼已有 2 年,經常需要打開某些程式庫或某些軟體的 API 說明文件,甚至記錄自己的程式碼。因此我清楚瞭解大家想透過說明文件看到什麼內容、他們面臨的問題,以及他們如何取得協助。我能運用相同的經驗,撰寫一致且易於閱讀的文件。

-> 我一直在 Quora、Stack Overflow 和其他平台上撰寫技術內容。我知道講解內容的方式相當有吸引力,而且讓人容易理解。

-> Android 版 VLC 是功能強大且廣為人知的工具,但其多數功能不明,也未提供相關說明。多年來,我一直在電腦和行動平台上使用 VLC,我也知道使用者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我深深耕耘我所學的知識與經驗,保證提供優質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