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Project

NOAA/IBTrACS/v4
資料集可用性
1842-10-25T00:00:00Z–2024-05-19T00:00:00Z
資料集來源
Earth Engine 程式碼片段
FeatureCollection
ee.FeatureCollection("NOAA/IBTrACS/v4")
FeatureView
ui.Map.FeatureViewLayer("NOAA/IBTrACS/v4_FeatureView")
標記
climate hurricane noaa table weather

說明

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IBTrACS) 提供全球熱帶氣旋的位置和強度。資料範圍從 1840 年代至今,一般以 3 小時為間隔提供資料。最佳路徑資料著重於位置和強度 (最大持續風速或最低中心壓力),但部分機構也會提供其他參數 (例如最大風速的半徑、環境壓力、颶風強風的半徑等),這些參數同樣會顯示在 IBTrACS 中。檔案可依海盆或時間範圍劃分,海盆包括:東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印度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

資料表結構定義

資料表結構定義

名稱 類型 說明
SID STRING

風暴 ID

SEASON DOUBLE

風暴發生的年份

數字 DOUBLE

該季的系統基數。 計數包含所有盆地,因此盆地檔案不會連續。

BASIN STRING

流域包括:

  • NA:北大西洋
  • EP:東太平洋北部
  • WP:西北太平洋
  • NI:北印度
  • SI:南印度
  • SP:南太平洋
  • SA:南大西洋
  • MM:遺失 - 不應出現在最終 IBTrACS 產品中
SUBBASIN STRING

子流域包括:

  • MM:遺失 - 這個流域沒有子流域 (WP 和 SI 未提供子流域)
  • CS:加勒比海
  • GM:墨西哥灣
  • CP:中太平洋
  • BB:孟加拉灣
  • AS:阿拉伯海
  • WA:西澳
  • EA:澳洲東部
名稱 STRING

代理商提供的名稱

ISO_TIME STRING

以世界標準時間 (UTC) 提供的 ISO 時間。 格式為 YYYY-MM-DD HH:mm:ss 大部分資料點每 6 小時提供一次。 部分機構提供 3 小時點數 (例如 新德里) 或重要觀測時間 (例如北大西洋的登陸時間等)

NATURE STRING

綜合風暴類型。 系統會根據所有可用的風暴類型指派此值。 值:

  • DS:干擾
  • TS:熱帶
  • ET:溫帶
  • SS:亞熱帶
  • NR:未回報
  • MX:混合 (不同機構的報告性質相互矛盾)
WMO_WIND DOUBLE

目前位置的 WMO 機構所測得最大持續風速。系統不會針對風速平均週期差異進行調整。 hurdat/atcf = 北大西洋 - 美國邁阿密 (NOAA NHC) - 1 分鐘風速 tokyo = 東京 RSMC (JMA) - 10 分鐘 newdelhi = 新德里 RSMC (IMD) - 3 分鐘 reunion = 留尼旺 RSMC (MFLR) - 10 分鐘 bom = 澳洲 TCWC (伯斯、達爾文、布里斯本 TCWC) - 10 分鐘 nadi = 納迪 RSMC (FMS) - 10 分鐘 wellington = 威靈頓 TCWC (NZMS) - 10 分鐘

WMO_PRES DOUBLE

負責的 WMO 機構指派的最低中心壓力

WMO_AGENCY STRING

這是目前列出的流域負責回報機構。請注意,許多機構直到最近才接受 WMO 的官方責任,例如 1993 年的留尼旺或 1990 年的 IMD。因此,我們寬鬆地使用 WMO 機構一詞,描述目前負責的機構。

TRACK_TYPE STRING

路徑類型 熱帶風暴可能會相互影響。 值:

  • 暫時性:用於填入此系統位置和其他參數的即時資料。這是暫時性路徑,待重新分析風暴後就會取代。(通常在風暴發生後 2 年內)
  • PROVISIONAL_spur:即時資料 (請參閱上方的暫時性說明),但由於各種輸入內容之間的位置差異,演算法無法識別準確位置。計算風暴時,可能不應計入這些風暴。PROVISIONAL 資料應該很少發生這種情況。
  • 主要:與風暴系統相關聯的主要路徑。這是經過重新分析的軌跡,品質比暫時資料更高。
  • 支線:通常是與主線相關聯的短期軌跡,且通常代表系統開頭的替代位置。也可以代表實際的系統互動 (例如 Fujiwhara 互動)。
DIST2LAND DOUBLE

與目前位置的陸地距離。 陸地資料集包含所有大陸,以及面積大於 1400 平方公里的島嶼。這個距離是目前在任何方向上最近的距離。

LANDFALL DOUBLE

接下來 6 小時內最接近的降落地點。 這可視為登陸旗標: =0 -- 6 小時內登陸。

0 - No landfall within next 6 hours. 計算依據為風暴中心 (第 9 和 10 欄)。 即使系統中心不在陸地上,低於 60 海里的值仍可能受到系統影響。使用的陸地遮罩與 DIST2LAND 相同。

IFLAG STRING

插補旗標 14 個字元的旗標字串,表示每個機構的報告來源。 值:

  • _: missing reports. 未提供任何資訊。
  • O:機構提供的原始報告。
  • P:位置經過插補 (所有變數都經過插補/填入,包括強度)
  • I:系統提供位置,但插補/填入強度變數 (和其他變數)
  • V:位置和強度變數是原始變數,但部分變數經過插補/填滿。

這 14 個字元的順序代表下列 14 個資料集:

  • 1:美國代理商 (請參閱第 18 欄)
  • 2:東京
  • 3:CMA
  • 4:HKO
  • 5:新德里
  • 6:重逢
  • 7:BoM
  • 8:納迪
  • 9:威靈頓
  • 10:ds824
  • 11:TD9636
  • 12:TD9635
  • 13:Neumann 南半球資料集
  • 14:M.L. Chenoweth N Atlantic 歷史資料集
USA_AGENCY STRING

提供資訊的代理機構檔案: 代表美國的代理機構資料是從階層式選取項目衍生而來:系統會使用下列清單中第一個在指定時間提供資訊的資料集,做為 USA_agency。 值:

  • HURDAT_ATL
  • HURSAT_EPA
  • ATCF (僅限北美洲和東太平洋盆地)
  • JTWC_WP
  • JTWC_IO
  • JTWC_EP
  • JTWC_CP
  • JTWC_SH
  • CPHC (CPHC 提供的個別檔案,適用於 1966 年至 2003 年和 2008 年)
  • tcvitals - 這表示資料為初步資料

雖然這些機構通常是正交的,但有時系統會由多個來源提供。在這種情況下,系統會使用優先順序最高的來源所提供的報表。 ATCF 格式資訊:https://www.nrlmry.navy.mil/atcf_web/docs/database/new/abdeck.txt HURDAT2 資訊: http://www.nhc.noaa.gov/data/hurdat/hurdat2-format-atlantic.pdf

USA_ATCF_ID STRING

ATCF ID 由美國機構指派,可用於比較風暴與其他美國氣旋相關資料集。如果兩個 (或多個) ATCF 軌跡構成一個風暴,則 ID 會以半形冒號分隔。ATCF ID 的格式為 B ,其中 bb 是盆地 ID,nn 是該盆地中的風暴編號,yyyy 則是年份。可能的流域值包括:

  • AL:北大西洋
  • SL:南大西洋
  • EP:東太平洋
  • WP:西太平洋
  • SH:南半球
  • IO:北印度

對於臨時資料,我們提供了其他流域 ID,包括:

  • CP:中太平洋
  • SP:南太平洋
  • SI:南印度
  • AS:阿拉伯海 (北印度洋)
  • BB:孟加拉灣 (北印度)
USA_LAT DOUBLE

美國緯度

USA_LON DOUBLE

美國經度

USA_RECORD STRING

記錄 ID。 值:

  • C:最接近海岸,但未登陸
  • G:Genesis
  • I:壓力和風速都達到最高強度
  • L:登陸 (系統中心越過海岸線)
  • P:中心壓力下限
  • R:在快速變化的情況下,提供有關氣旋強度的額外詳細資料
  • S:系統狀態變更
  • T:提供有關氣旋路徑 (位置) 的額外詳細資訊
  • W:最大持續風速
USA_STATUS STRING

系統狀態。 值:

  • DB:干擾
  • TD:熱帶性低氣壓
  • TS:熱帶風暴
  • TY:颱風
  • ST:超級颱風
  • TC:熱帶氣旋
  • HU、HR:颶風
  • SD:副熱帶低氣壓
  • SS:副熱帶風暴
  • EX:溫帶系統
  • PT:post tropical
  • IN:內陸
  • DS:消散
  • LO:低
  • WV:熱帶波
  • ET:推算
  • MD:季風低壓
  • XX:不明
USA_WIND DOUBLE

最大持續風速 (以節表示):0 至 300 節

USA_PRES DOUBLE

最低海平面氣壓,850 至 1050 mb。

USA_SSHS STRING

根據美國機構提供的風速 (美國機構提供 1 分鐘風速) 顯示的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資訊 值:

  • -5:不明 [XX]
  • -4:後熱帶 [EX, ET, PT]
  • -3:其他干擾 [WV、LO、DB、DS、IN、MD]
  • -2:亞熱帶 [SS, SD]

根據風速分類的熱帶系統 [TD、TS、HU、TY、TC、ST、HR] 值:

  • -1:熱帶性低氣壓 (W<34)
  • 0:熱帶風暴 [34<W<64]
  • 1:類別 1 [64<=W<83]
  • 2:類別 2 [83<=W<96]
  • 3:類別 3 [96<=W<113]
  • 4:第 4 類 [113<=W<137]
  • 5:第 5 類 [W >= 137]
USA_R34_NE DOUBLE

東北象限內風速 34 節的風圈半徑最大範圍

USA_R34_SE DOUBLE

東南象限風速 3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34_SW DOUBLE

西南象限風速 3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34_NW DOUBLE

西北象限風速 3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50_NE DOUBLE

東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50_SE DOUBLE

東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50_SW DOUBLE

西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50_NW DOUBLE

西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64_NE DOUBLE

東北象限最大風速 64 節的半徑

USA_R64_SE DOUBLE

東南象限內最大風速 64 節的半徑

USA_R64_SW DOUBLE

西南象限風速 6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R64_NW DOUBLE

西北象限風速 6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USA_POCI DOUBLE

最後一個封閉等壓線的氣壓,900 至 1050 毫巴 非最佳追蹤 (未重新分析)

USA_ROCI DOUBLE

最後一個封閉等壓線的半徑,0 到 999 海里。 未追蹤最佳路徑 (未重新分析)

USA_RMW DOUBLE

最大風速的半徑,0 到 999 海里。 未追蹤最佳路徑 (未重新分析)

USA_EYE DOUBLE

眼牆直徑,0 至 120 海里。 未追蹤最佳路徑 (未重新分析)

TOKYO_LAT DOUBLE

東京緯度

TOKYO_LON DOUBLE

東京經度

TOKYO_GRADE STRING

成績 值:

  • 1:未使用
  • 2:熱帶性低氣壓 (TD)
  • 3:熱帶風暴 (TS)
  • 4:強烈熱帶風暴 (STS)
  • 5:颱風 (TY)
  • 6:溫帶氣旋 (L)
  • 7:剛進入日本氣象廳 (JMA) 的負責區域
  • 8:未使用
  • 9:熱帶風暴強度以上的熱帶氣旋
TOKYO_WIND DOUBLE

最大持續風速 [10 分鐘平均值]

TOKYO_PRES DOUBLE

中心壓力

TOKYO_R50_DIR STRING
  • 1:東北 (NE)
  • 2:東 (E)
  • 3:東南 (SE)
  • 4:南 (S)
  • 5:西南 (SW)
  • 6:西 (W)
  • 7:西北 (NW)
  • 8:北 (N)
  • 9:(對稱圓形)
TOKYO_R50_LONG DOUBLE

風速 50 節以上的最大半徑

TOKYO_R50_SHORT DOUBLE

風速 50 節以上的最短半徑

TOKYO_R30_DIR STRING
  • 1:東北 (NE)
  • 2:東 (E)
  • 3:東南 (SE)
  • 4:南 (S)
  • 5:西南 (SW)
  • 6:西 (W)
  • 7:西北 (NW)
  • 8:北 (N)
  • 9:(對稱圓形)
TOKYO_R30_LONG DOUBLE

風速 30 節以上的最大半徑

TOKYO_R30_SHORT DOUBLE

風速 30 節以上的風圈最短半徑

TOKYO_LAND STRING

指標顯示,日本列島在分析時間後一小時內登陸或通過。

CMA_LAT DOUBLE

CMA Latitude

CMA_LON DOUBLE

CMA 經度

CMA_CAT STRING

根據中國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 (自 2006 年 6 月 15 日起採用) 分類強度。值:

  • 0:強度弱於熱帶性低氣壓或強度不明
  • 1:熱帶性低氣壓 (TD:10.8-17.1 m/s)
  • 2:熱帶風暴 (TS:17.2-24.4 公尺/秒)
  • 3:強烈熱帶風暴 (STS:24.5-32.6 公尺/秒)
  • 4:颱風 (TY:32.7-41.4 公尺/秒)
  • 5:強烈颱風 (STY:41.5 至 50.9 公尺/秒)
  • 6:超級颱風 (SuperTY:≥51.0 m/s)
  • 9:溫帶氣旋 (ET) 階段
CMA_WIND DOUBLE

熱帶氣旋中心附近兩分鐘的平均最大持續風速 (MSW;公尺/秒)。WND = 9 表示 MSW < 10 m/s,WND = 0 表示強度不明。

HKO_LAT DOUBLE

香港天文台緯度

HKO_LON DOUBLE

美國經度

HKO_CAT DOUBLE

2009 年後,我們進一步將颱風以上的風暴分為兩類,因此總共有 7 種風暴類型: LW (低氣壓) <22 節 TD (熱帶低氣壓) 22 - 33 節 TS (熱帶風暴) 34 - 47 節 STS (強烈熱帶風暴) 48 - 63 節 T (颱風) 64 - 80 節 ST (強烈颱風) 81 - 99 節 SuperT (超級颱風) >= 100 節

HKO_WIND DOUBLE

最大持續風速

HKO_PRES DOUBLE

最低海平面氣壓

NEWDELHI_LAT DOUBLE

新德里緯度

NEWDELHI_LON DOUBLE

NewDelhi Longitude

NEWDELHI_GRADE STRING

干擾類型:

  • 低壓帶:風速低於 17 節
  • D:憂鬱症 17<=W<28
  • DD:深層憂鬱 28<=W<34
  • CS:氣旋風暴 34<=W<48
  • SCS:嚴重氣旋風暴 48<=W<64
  • VSCS:非常嚴重的氣旋風暴 64<=W<120
  • SCS:超強烈熱帶氣旋,風速>=120 節
NEWDELHI_WIND DOUBLE

最大持續風速

NEWDELHI_PRES DOUBLE

最低海平面氣壓

NEWDELHI_CI STRING

Dvorak CI 號碼

NEWDELHI_DP DOUBLE

新德里 DP

NEWDELHI_POCI DOUBLE

嵌入氣旋的環境壓力

REUNION_LAT DOUBLE

留尼旺緯度

REUNION_LON DOUBLE

留尼旺經度

REUNION_TYPE STRING
  • 01:熱帶地區;擾動 ( 沒有封閉等壓線)
  • 02:<34 節風、<17 公尺/秒風,以及至少一條封閉等壓線
  • 03:34-63 節,17-32 公尺/秒
  • 04: >63 節,>32 公尺/秒
  • 05:溫帶氣旋
  • 06:消散
  • 07:副熱帶氣旋 (非鋒面低壓系統,最初由副熱帶水域上發展的斜壓環流組成)
  • 08:陸路
  • 09:不明
REUNION_WIND DOUBLE

最大平均風速

REUNION_PRES DOUBLE

中心壓力

REUNION_TNUM STRING

Dvorak T 編號

REUINION_CI STRING

Dvorak CI 號碼

REUNION_RMW DOUBLE

最大風速半徑

REUNION_R34_NE DOUBLE

東北象限內風速 34 節的風圈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34_SE DOUBLE

東南象限風速 3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34_SW DOUBLE

西南象限風速 3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34_NW DOUBLE

西北象限風速 3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50_NE DOUBLE

東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50_SE DOUBLE

東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50_SW DOUBLE

西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50_NW DOUBLE

西北象限風速 50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64_NE DOUBLE

東北象限最大風速 64 節的半徑

REUNION_R64_SE DOUBLE

東南象限內最大風速 64 節的半徑

REUNION_R64_SW DOUBLE

西南象限風速 6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REUNION_R64_NW DOUBLE

西北象限風速 64 節的半徑最大範圍

BOM_LAT DOUBLE

BOM Latitude

BOM_LON DOUBLE

BOM Longitude

BOM_TYPE STRING

這表示觀測時的氣旋系統類型。請注意,氣旋在生命週期內可能會演變,因此中途可能會改變類型 (例如溫帶轉型 (ETT))

ADAM 程式碼 氣旋類型 WMO 代碼
NULL 預設 - 未知 09
10 熱帶地區;擾動 ( 沒有封閉等壓線) 01
20 風速低於 34 節 (17 公尺/秒),且至少有一條封閉等壓線 02
21 34 到 63 節 (17 到 32 公尺/秒),兩個或更少象限 02
30 34 至 63 節 (17 至 32 公尺/秒),超過兩個象限 03
40 >63 節 (>32 公尺/秒) 04
50 溫帶 (無烈風) 05
51 溫帶氣旋 (有烈風) 05
52 溫帶氣旋 (最大風速不明) 05
60 消散 (無烈風) 06
70 亞熱帶氣旋 (非鋒面,低壓系統,最初由亞熱帶水域上發展的斜壓環流組成) (無烈風) 07
71 亞熱帶氣旋 (非鋒面,低壓系統,最初由在亞熱帶水域發展的斜壓環流組成) (有烈風) 07
72 副熱帶氣旋 (非鋒面,低壓系統,最初由在副熱帶水域發展的斜壓環流組成) (最大風速不明) 07
80 陸上 (無烈風) 08
81 陸上 (烈風) 08
91 熱帶冷心季風低壓 (中心外圍有強風) 09
BOM_WIND DOUBLE

這是指氣旋周圍的預估最大平均風速,也就是氣旋中心附近的風速

BOM_PRES DOUBLE

氣旋中心壓力

BOM_TNUM STRING

Dvorak T 編號

BOM_CI STRING

Dvorak CI 號碼

BOM_RMW DOUBLE

這是最大平均風速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

BOM_R34_NE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17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東北象限

BOM_R34_SE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17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東南象限

BOM_R34_SW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17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西南象限

BOM_R34_NW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17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西北象限

BOM_R50_NE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25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東北象限

BOM_R50_SE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25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東南象限

BOM_R50_SW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25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西南象限

BOM_R50_NW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烈風 (25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西北象限

BOM_R64_NE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到烈風 (33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東北象限

BOM_R64_SE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到烈風 (33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東南象限

BOM_R64_SW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到烈風 (33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西南象限

BOM_R64_NW DOUBLE

這是風勢範圍的平均半徑 (以系統中心為準),風速達到烈風 (33 公尺/秒) 以上。四個扇形分別代表以基點為中心的象限中,平均範圍的程度。西北象限

BOM_ROCI DOUBLE

最外側封閉等壓線的預估平均半徑 (間距為 1 hPa)。

BOM_POCI DOUBLE

嵌入氣旋的環境壓力

BOM_EYE DOUBLE

氣旋眼平均半徑。

BOM_POS_METHOD STRING

這表示用於推導系統中心位置的工具。值:

  • NULL:預設值 - 未知
  • 1:no sat, no rad, no obs
  • 2:無衛星、無雷達、僅觀測
  • 3:Sat IR/Vis;無明顯眼狀結構
  • 4:Sat IR/Vis;眼部定義明確
  • 5:飛機雷達報告
  • 6:陸基雷達報告
  • 7:衛星紅外線/可見光和輻射與觀測
  • 8:眼內報告
  • 10:Sat- Scatterometer
  • 11:週六 - 微波爐
  • 12:有人駕駛飛機偵察
  • 13:無人飛行載具偵察
BOM_PRES_METHOD STRING

這段程式碼可能需要擴充,才能處理日後的新系統,並區分用於推導中心氣壓的氣壓與風力關係。

ADAM 程式碼 方法 WMO 代碼
NULL 不明或不適用
1 飛機或投落送觀測 1
2 水上觀測 (例如浮標) 2
3 陸地觀測 3
4 付款方式 - 類型不明 5
5 直接衍生自 DVORAK 4
6 透過 P-W 方程式從風速推導而來 5
7 根據周圍的觀測結果估算 5
8 雷達推測 5
9 其他 5
NADI_LAT DOUBLE

斐濟納迪 RSMC 的氣旋緯度

NADI_LON DOUBLE

斐濟納迪 RSMC 的氣旋經度

NADI_CAT STRING

Nadi 指派的類別

WELLINGTON_LAT DOUBLE

威靈頓熱帶氣旋警報中心提供的氣旋緯度

WELLINGTON_LON DOUBLE

威靈頓 TCWC 的氣旋經度

WELLINGTON_WIND DOUBLE

威靈頓指派的風速

WELLINGTON_PRES DOUBLE

威靈頓指派的中心壓力

DS824_LAT DOUBLE

資料集 824 的氣旋緯度

DS824_LON DOUBLE

資料集 824 的氣旋經度

DS824_STAGE STRING

TC - 熱帶氣旋

DS824_WIND DOUBLE

最大風速

DS824_PRES DOUBLE

中心壓力

TD9636_LAT DOUBLE

NCEI 資料集 TD9636 中的氣旋緯度

TD9636_LON DOUBLE

NCEI 資料集 TD9636 中的氣旋經度

TD9636_STAGE STRING

這個欄位會估算指定時間和地點的風暴最大風速。在早期,整個風暴會以達到的最高階段進行編碼。值:

  • 0:熱帶擾動 (1969 年至今)
  • 1:低於 34 度 [南印度定義略有不同]
  • 2:暴風 34-63 [南印度定義略有不同]
  • 3:風速達到 64 節的點 (印度北部除外,該處風速為 43 至 47 節)
  • 4:颶風 > 64 [北印度洋除外,風速 > 48]
  • 5:溫帶氣旋
  • 6:消散
  • 7:強度不明或可疑的軌跡
TD9636_WIND DOUBLE

預估指定時間的最高風速。這些預估值是主觀判斷,請謹慎解讀。

TD9636_PRES DOUBLE

最低海平面氣壓

TD9635_ROCI DOUBLE

大小。(系統半徑)

NEUMANN_LAT DOUBLE

C. Neumann 南半球資料集

NEUMANN_LON DOUBLE

C 點的氣旋經度。Neumann 南半球資料集

NEUMANN_CLASS STRING
  • EX:溫帶氣旋
  • TC:熱帶
  • MM:缺少
NEUMANN_WIND DOUBLE

最大風速

NEUMANN_PRES DOUBLE

中心壓力

MLC_LAT DOUBLE

M. Chenoweth 資料集

MLC_LON DOUBLE

氣旋經度 (M. Chenoweth 資料集

MLC_CLASS STRING

風暴分類 值:

  • EX:溫帶氣旋
  • HU:颶風
  • LO:低
  • MH:
  • SD:副熱帶性低氣壓
  • SS:副熱帶風暴
  • TD:熱帶性低氣壓
  • TS:熱帶風暴
  • TW:
  • WV:Open Wave
MLC_WIND DOUBLE

最大風速

MLC_PRES DOUBLE

中心壓力

USA_GUST DOUBLE

美國機構回報的陣風。

BOM_GUST DOUBLE

這是指氣旋周圍的預估最大陣風,也就是根據空曠地形預估的中心附近風速

BOM_GUST_PER DOUBLE

這是測量最大陣風時所用的陣風週期。 只有在以 WMO 格式接收資料時,且資料並非以 3 秒陣風為依據,才會使用這個參數。所有澳洲境內資料都應以 3 秒陣風為準。

REUNION_GUST DOUBLE

最大陣風

REUNION_GUST_PER DOUBLE

陣風週期

USA_SEAHGT DOUBLE

SEARAD 中定義的半徑浪高

USA_SEARAD_NE DOUBLE

從風暴中心向東北延伸的海域半徑範圍 (如 SEAHGT 中所定義)。

USA_SEARAD_SE DOUBLE

海域的徑向範圍 (如 SEAHGT 所定義),從風暴中心延伸至東南方。

USA_SEARAD_SW DOUBLE

從風暴中心向西南方延伸的海域半徑範圍 (如 SEAHGT 所定義)。

USA_SEARAD_NW DOUBLE

從風暴中心向西北延伸的海域半徑範圍 (如 SEAHGT 中所定義)。

STORM_SPEED DOUBLE

系統根據 LAT 和 LON 中的位置計算出的平移速度

STORM_DIR DOUBLE

系統根據 LAT 和 LON 中的位置計算出的平移方向。方向是指朝向向量的方向,以北方為起點,角度按順時針轉動 [範圍 = 0 到 360 度]

使用條款

使用條款

無論傳送方式為何,NOAA 資料、資訊和產品均不受著作權限制,且大眾可隨意使用。取得後,即可用於任何合法用途。

使用 Earth Engine 探索

程式碼編輯器 (JavaScript)

var dataset = ee.FeatureCollection('NOAA/IBTrACS/v4');

var waterLand = ee.Image('NOAA/NGDC/ETOPO1').select('bedrock').gt(0.0);
var waterLandBackground =
    waterLand.visualize({palette: ['cadetblue', 'lightgray']});
Map.addLayer(waterLandBackground);

var points = dataset.filter(ee.Filter.eq('SEASON', 2020));

// Find all of the hurricane ids.
var GetId = function(point) {
  return ee.Feature(point).get('SID');
};
var storm_ids = points.toList(5000).map(GetId).distinct();

// Create a line for each hurricane.
var lines = ee.FeatureCollection(storm_ids.map(function(storm_id){
  var pts = points.filter(ee.Filter.eq('SID', ee.String(storm_id)));
  pts = pts.sort('ISO_TIME');
  var line = ee.Geometry.LineString(pts.geometry().coordinates());
  var feature = ee.Feature(line);
  return feature.set('SID', storm_id);
}));

Map.addLayer(lines, {color: 'red'}, 'tracks');

Map.addLayer(points, {color: 'black'}, 'points');

Map.setCenter(-53, 36, 5);
在程式碼編輯器中開啟

以 FeatureView 形式視覺化

FeatureViewFeatureCollection 的加速表示法,只能檢視。詳情請參閱 FeatureView說明文件。

程式碼編輯器 (JavaScript)

var fvLayer = ui.Map.FeatureViewLayer('NOAA/IBTrACS/v4_FeatureView');

var visParams = {
  isVisible: false,
  pointSize: 20,
  rules: [
    {
      filter: ee.Filter.eq('SEASON', 2020),
      isVisible: true,
      pointFillColor: {
        property: 'STORM_SPEED',
        mode: 'linear',
        palette: ['f1eef6', 'd7b5d8', 'df65b0', 'ce1256'],
        min: 0,
        max: 100
      }
    }
  ]
};

fvLayer.setVisParams(visParams);
fvLayer.setName('2020 storm speed');

Map.setLocked(false, 4);
Map.setCenter(-62.25, 32.19, 4);
Map.add(fvLayer);
在程式碼編輯器中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