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集可用性
- 2017-04-22T00:00:00Z–2017-04-23T00:00:00Z
- 資料集來源
- 美國地質調查局
- 標記
說明
流域邊界資料集 (WBD) 是水文單元 (HU) 資料的綜合彙整集合,符合國家劃分和解析度標準。根據全國流域邊界資料集聯邦標準和程序,流域是指地表水流向某個點的面積範圍,沿海或湖岸地區除外,因為這些地區可能有多個出口。流域邊界完全是根據科學水文原則決定,不會偏向任何行政邊界或特殊計畫,也不會偏向特定計畫或機構。為 WBD 定義水文單元的目的是建立排水邊界架構基準,涵蓋所有陸地和地表區域。
在美國本土,HU 的劃分比例為 1:24,000;在夏威夷和加勒比海地區,劃分比例為 1:25,000;在阿拉斯加,劃分比例為 1:63,360,符合國家地圖準確度標準 (NMAS)。WBD 會以多邊形表示,定義 HU 的邊界。水文單元會獲得水文單元代碼 (HUC),範圍從 2 位數到 12 位數。這些代碼說明該單位在國內的位置和層級。HUC 的位數與 WBD 的 6 個詳細程度相關:較低層級的多邊形涵蓋的區域大於較高層級的多邊形。層級越高,HUC 的位數就越多,因為先前的層級會巢狀內嵌在其中。
WBD 多邊形屬性包括 HUC、大小 (以英畝和平方公里為單位)、名稱、下游 HUC、流域類型、非貢獻區域和流量變化。WBD 線條屬性包含每個邊界的最高水文單元層級、線條來源資訊和流量修改。
名稱 | 等級 | 數字 | HU 代碼 |
---|---|---|---|
區域 | 1 | 2 | 2 |
子區域 | 2 | 4 | 4 |
Basin | 3 | 6 | 6 |
子流域 | 4 | 8 | 8 |
集水區 | 5 | 10 | 10 |
子流域 | 6 | 12 | 12 |
*由資料供應商計算。
資料表結構定義
資料表結構定義
名稱 | 類型 | 說明 |
---|---|---|
areaacres | STRING | 特徵大小 (以英畝為單位) |
areasqkm | STRING | 地圖項目的面積 (平方公里) |
gnis_id | STRING | 用來將水文單元名稱與 GNIS 名稱資料庫建立關聯的專屬號碼 (一律為空白) |
loaddate | STRING | 資料載入官方供應商資料庫的日期 |
metasource | STRING | 將元素連結至中繼資料表的專屬 ID |
名稱 | STRING | 水文單元所在地理區域的 GNIS 名稱 |
shape_area | STRING | 以平方為單位的內部特徵區域 |
shape_leng | STRING | 以內部單位表示的特徵長度 |
sourcedata | STRING | 這個空間用於簡要說明用來更新或變更目前 WBD 的基礎資料類型 (一律為空白) |
sourcefeat | STRING | 如果特徵是分割或合併的結果,則會識別特徵的父項 (一律為空白) |
sourceorig | STRING | 建立用於改善 WBD 的基礎資料的機構說明 (一律為空白) |
州 | STRING | 指出水文單元所屬或相鄰的州/省或邊遠地區 |
tnmid | STRING | 這個 40 個字元的欄位是資料庫中每個元素的專屬 ID |
huc12 | STRING | 水文單元專屬代碼 |
humod | STRING | 水文單元修改屬性 |
hutype | STRING | 12 位數的水文單元類型屬性是 WBD 標準中官方名稱清單提供的流域類型縮寫, |
noncontr00 | STRING | 在正常流量條件下,不會造成下游流量累積的水文單元面積 (英畝),一律為空白 |
noncontrib | STRING | 水文單元的面積 (以平方公里為單位),在正常流量條件下,這些單元不會造成下游流量累積 (一律為空白) |
tohuc | STRING | 12 位數的水文單元代碼,位於這個單元下游,且自然接收來自這個單元的大部分流量 |
使用條款
使用條款
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的大部分資訊都屬於公有領域,可不受限制地使用。如需有關確認或註明 USGS 為資訊來源的詳細資訊,請參閱這篇文章。
引用內容
由美國農業部自然資源保護局 (USDA-NRCS)、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和美國環保署 (EPA) 共同努力。流域邊界資料集 (WBD) 是根據各州的多種來源建立,並匯總為標準的國家/地區層,可用於策略規劃和問責。Watershed Boundary Dataset for HUC# [Online WWW]。Available URL: (https://datagateway.nrcs.usda.gov) [Accessed 22/04/2017]。
使用 Earth Engine 探索
程式碼編輯器 (JavaScript)
var dataset = ee.FeatureCollection('USGS/WBD/2017/HUC12'); var visualization = { color: '808080', strokeWidth: 1 }; dataset = dataset.draw(visualization); Map.setCenter(-105.861, 39.529, 7); Map.addLayer(dataset, null, 'Basins');
以 FeatureView 形式視覺化
FeatureView
是 FeatureCollection
的加速表示法,只能檢視。詳情請參閱
FeatureView
說明文件。
程式碼編輯器 (JavaScript)
var fvLayer = ui.Map.FeatureViewLayer('USGS/WBD/2017/HUC12_FeatureView'); var visParams = { color: '808080', lineWidth: 1 }; fvLayer.setVisParams(visParams); fvLayer.setName('Basins'); Map.setCenter(-105.861, 39.529, 7); Map.add(fv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