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 HydroSHEDS Basins Level 1

WWF/HydroSHEDS/v1/Basins/hybas_1
資料集可用性
2000-02-11T00:00:00Z–2000-02-22T00:00:00Z
資料集來源
Earth Engine 程式碼片段
FeatureCollection
ee.FeatureCollection("WWF/HydroSHEDS/v1/Basins/hybas_1")
FeatureView
ui.Map.FeatureViewLayer("WWF/HydroSHEDS/v1/Basins/hybas_1_FeatureView")
標記
geophysical hydrography hydrology hydrosheds srtm surface-ground-water table water watershed wwf

說明

HydroSHEDS 是一項地圖產品,可提供區域和全球規模應用程式的地理水文資訊,且格式一致。這項服務提供一系列不同比例的地理參考資料集 (向量和點陣),包括河網、流域邊界、排水方向和流量累積。HydroSHEDS 是以 NASA 於 2000 年透過太空梭雷達地形測繪任務 (SRTM) 取得的海拔資料為基礎。

這個資料集提供巢狀階層式流域的多邊形,以 15 弧秒 (赤道約 500 公尺) 解析度的點陣資料為依據。流域範圍從第 1 級 (粗略) 到第 12 級 (詳細),使用 Pfastetter 程式碼。

技術文件:

https://hydrosheds.org/images/inpages/HydroBASINS_TechDoc_v1c.pdf

請注意,由於沒有可用的基礎 SRTM 高度資料,因此對於北緯 60 度以上的區域,HydroSHEDS 資料的品質明顯較低,且 DEM 的解析度較粗 (USGS 提供的 HYDRO1k)。

HydroSHEDS 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conservation science program 與美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熱帶農業中心、大自然保護協會,以及德國卡塞爾大學環境系統研究中心合作開發。

資料表結構定義

資料表結構定義

名稱 類型 說明
HYBAS_ID INT

前 1 位數代表區域: * 1 = 非洲 * 2 = 歐洲 * 3 = 西伯利亞 * 4 = 亞洲 * 5 = 澳洲 * 6 = 南美洲 * 7 = 北美洲 * 8 = 北極 (北美洲) * 9 = 格陵蘭。

接下來的 2 位數定義 Pfafstetter 層級 (01-12)。值「00」用於「第 0 層」,其中包含所有原始子流域和所有 Pfafstetter 代碼 (所有層級);「第 0 層」只存在於 HydroBASINS 的標準格式 (不含湖泊)。

接下來的 6 位數代表 HydroSHEDS 網路中的專屬 ID; 大於 900,000 的值代表湖泊,只會出現在自訂格式 (含湖泊) 中

最後 1 位數表示子流域相對於河流網路的位置 (0 = noSide;1 = Left;2 = Right)。側邊僅適用於自訂格式 (含湖泊)。

NEXT_DOWN INT

下一個下游多邊形的 Hybas_id。

NEXT_SINK INT

下一個下游接收器的 Hybas_id。

MAIN_BAS INT

最下游匯流處的 Hybas_id,也就是主要流域的出口。

DIST_SINK DOUBLE

從多邊形出口到下一個下游匯流點的距離 (以公里為單位)。

DIST_MAIN DOUBLE

從多邊形出口到最下游的匯流點,以公里為單位。

SUB_AREA DOUBLE

流域面積,以平方公里為單位。

UP_AREA DOUBLE

上游總面積,單位為平方公里。

PFAF_ID INT

Pfafstetter 代碼。

ENDO INT

無地表水流與海洋相連的內流盆地指標:0 = 不屬於內流盆地;1 = 屬於內流盆地;2 = 內流盆地的匯流處 (即最下游的多邊形)。

COAST INT

合併沿海盆地的指標:0 = 否;1 = 是。沿海盆地代表小型沿海流域的聚集地,這些流域會排入較大河流流域之間的海中。

訂購 INT

河川順序指標 (傳統排序系統): * 1 級代表從匯流處到源頭的主要河幹; * 2 級代表流入 1 級河川的所有支流; * 3 級代表流入 2 級河川的所有支流,依此類推; * 0 級用於小型沿海流域的集合體。

SORT INT

指標,顯示原始多邊形儲存在形狀檔中的記錄編號 (序列),也就是原始形狀檔中從 1 開始向上計數。原始多邊形會從下游到上游排序。這個欄位可用於將多邊形排序回原始順序,或執行拓撲搜尋。

使用條款

使用條款

HydroSHEDS 資料可免費用於非商業和商業用途。詳情請參閱授權協議

引用內容

引用內容:
  • Lehner, B.、Verdin, K., Jarvis, A. (2008):New global hydrography derived from spaceborne elevation data. Eos, Transactions, AGU, 89(10): 93-94。

  • Lehner, B.、Grill G. (2013):Global river hydrography and network routing: baseline data and new approaches to study the world's large river system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7(15): 2171-2186. 資料來源:www.hydrosheds.org

使用 Earth Engine 探索

程式碼編輯器 (JavaScript)

var dataset = ee.FeatureCollection('WWF/HydroSHEDS/v1/Basins/hybas_1');

var visualization = {
  color: '808080',
  strokeWidth: 1
};

dataset = dataset.draw(visualization);

Map.setCenter(-117.731, 53.033, 7);
Map.addLayer(dataset, null, 'Basins');
在程式碼編輯器中開啟

以 FeatureView 形式視覺化

FeatureViewFeatureCollection 的加速表示法,只能檢視。詳情請參閱 FeatureView說明文件。

程式碼編輯器 (JavaScript)

var fvLayer = ui.Map.FeatureViewLayer(
  'WWF/HydroSHEDS/v1/Basins/hybas_1_FeatureView');

var visParams = {
  color: '808080',
  lineWidth: 1
};

fvLayer.setVisParams(visParams);
fvLayer.setName('Basins');

Map.setCenter(-117.731, 53.033, 7);
Map.add(fvLayer);
在程式碼編輯器中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