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訊
Google 天氣 API 與專業天氣資料供應商有何不同?
Google 將整合我們收購的知名氣象公司技術,以及 Google DeepMind 的 MetNet 和 WeatherNext AI 模型 (2025 年)。這項功能採用 Google 地圖平台經過驗證的可靠性。
Earth Engine 和 BigQuery 提供的天氣資料與 Google 天氣 API 有何不同?
Google 的天氣產品套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可滿足各種需求。WeatherNext 模型 (即 GraphCast 和 GenCast) 提供以 AI 為基礎的原始模型預報輸出內容,包括適合研究、建模和分析的參數,並透過開放原始碼和歷史/當前天氣資料集 (使用 Earth Engine 和 BigQuery API) 提供。
反之,Google 地圖平台 Weather API 結合 AI 和傳統預報系統,以開發人員友善的格式提供處理後的氣象資料,包括目前狀況、每小時預報和每日預報,可順暢整合至應用程式和網路服務。這種雙重做法可滿足專業研究需求,同時讓廣大的開發人員都能使用。
為什麼 Google 不只依據氣象站的測量結果?
Google 天氣模型會使用各種輸入來源,包括氣象站的觀測資料、數值天氣預測模型和天氣 AI 模型。使用這些不同輸入來源的原因是,氣象站的觀測結果只提供測量時氣象站所在位置的天氣資訊。氣象站的觀測結果對於特定地點來說可能非常準確,但降水等天氣現象 (尤其是陣雨或雷雨) 通常是局部性的,在短距離內可能會有顯著差異。
舉例來說,電台所在地可能正下著大雨,但幾英里外卻只有毛毛細雨,甚至完全沒下雨。單一測站的讀數可能無法代表較廣泛的區域,因此需要模型來提供測站之間的額外資訊。
此外,氣象站通常會提供每小時或每半小時的讀數。 即使這些資訊近乎即時提供,實際降雨事件與回報之間仍可能會有輕微延遲。模型也會盡可能提供與查詢位置實際情況相符的現況。
API 使用量
Weather API 的涵蓋範圍為何?
天氣 API 支援全球所有國家/地區,但日本、韓國和禁止的地域除外。在初期,我們支援的區域為人口稠密地區 (不包括偏遠地區,例如海洋中央、沙漠和山頂)。我們計畫在 2025 年持續解決問題並提升品質。
Google Weather API 的空間精細度為何?
資料解析度可讓系統在幾公里內為全球任何地點建立預報。
Weather API 的更新頻率為何?
端點 | 目前氣象 | 每小時天氣預報 | 每日預報 | 每小時記錄 |
---|---|---|---|---|
刷新率 | 15 分鐘 (每小時內定期) | 30 分鐘 (每小時內定期) | 30 分鐘 (與每小時預報的更新時間相同) | 每天兩次 (太平洋標準時間上午 7 點和下午 7 點)。 |
天氣 API 是否提供即時降水預報?
Google 不會在 API 中提供即時天氣預報 (每分鐘預報),但會提供目前天氣狀況、每小時天氣預報和每日天氣預報。
Weather API 是否提供個別的 UVA 和 UVB 值?
紫外線指數是結合 UVA 和 UVB 的單一指數。我們不會提供按元件細分的資料。
天氣 API 如何產生天氣預報輸出內容?
如下圖所示,天氣 API 預報是從內部預報系統建立而成,該系統會使用天氣模型,並採用來自全球氣象機構的觀測資料做為輸入。系統會使用公開的地面實況天氣感應器資料,改善預報模型。
與主要政府氣象機構的預報相比,Google 天氣預報在不同地區和預報範圍的準確度如何?
表 1 中的數據比較了 Google 天氣資料,以及政府機構在 11 個月內 (2024 年 8 月 15 日至 2025 年 7 月 1 日) 提供的全球和區域天氣模型,在 240 小時 (10 天) 預報範圍內的均方根誤差 (RMSE)。
在全球各地,Google 天氣預報的準確度都優於主要政府機構的天氣預報。在歐洲和北美地區,Google 天氣資料的誤差值低於最準確的區域政府模型,至少在預報時間範圍的後半段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天氣資料在較長預報時間範圍內的表現十分出色,而這類預報通常最難準確預測。
表 1 列出各區域模型組合的相關預測範圍平均 RMSE 值。RMSE 值越低,表示模型成效越好。在幾乎所有參數、區域和預測範圍中,Google 天氣預報的平均均方根誤差值最低,或屬於最低的範圍。
按一下圖片即可放大檢視。
溫度 | 風速 | |
---|---|---|
全球 | ![]() |
![]() |
北美洲 | ![]() |
![]() |
歐洲 | ![]() |
![]() |
表 1. 各區域模型組合的平均 RMSE 值
表 2 列出各模型相關預測範圍的平均 RMSE 值 (Google 值以粗體顯示)。Google 獨有的最低平均 RMSE 參數 (溫度、風) 和預報範圍會以深綠色醒目顯示。如果 Google 模型與其他模型在特定參數和預測範圍的平均 RMSE 最低,就會以淺綠色醒目顯示。
表 2. 各模型在相關預測範圍內的平均 RMSE 值
歷史資料端點是否反映實際天氣資料 (即經過當地測量驗證的資料)?
歷來天氣資料主要是模型輸出結果。Google 天氣模型會整合全球氣象機構的觀測資料和數值天氣預報 (NWP) 模型,建立完整一致的歷來記錄。實際測站測量結果在特定位置可視為「實況」,但全球分布範圍有限,因此不足以呈現全球全貌。
weatherCondition
、precipitation.probability.percent
、precipitation.qpf.quantity
欄位代表什麼意思,彼此之間有何關聯?
這些欄位提供降水和整體天氣的相關深入分析資訊,但兩者有所不同。
weatherCondition
:這個欄位會根據各種參數,提供查詢區域整體天氣狀況的簡要說明,方便使用者瞭解。precipitation.probability.percent
(降水機率):這是指降水的可能性。在預報地點和指定時間範圍內 (通常為每小時),降水發生的可能性。precipitation.qpf.quantity
(定量降水預報):表示預計降水量,以深度為單位 (例如毫米或英寸)。這個值代表指定時間和地點的預期降水量。
如何判斷特定地點是否正在下雨?
建議使用 weatherCondition
欄位,瞭解特定地點是否正在下雨。多種情況都可能表示正在下雨 (RAIN、LIGHT RAIN、RAIN SHOWERS、HEAVY RAIN、WIND AND RAIN、THUNDERSTORM、HEAVY THUNDERSTORM、THUNDERSHOWER、SCATTERED SHOWERS、LIGHT THUNDERSTORM RAIN、SCATTERED THUNDERSTORMS、RAIN AND SNOW)。這些條件旨在擷取所有輕微、強烈、持續或零星降雨的情況,並區分雨和雪。視您的具體使用情況而定 (例如,如果您的使用情況只考慮豪雨),您可以選擇只使用這些條件的相關子集。
「目前狀況」是否等同於氣象站位置的觀測結果?在沒有氣象站的地點,系統如何判斷「目前狀況」?
「目前狀況」會結合各種資料來源,提供最新天氣資訊,但並非所有情況都與直接觀測站觀測結果完全相同。
對於 precipitation.probability.percent
和 precipitation.qpf.quantity
(過去一小時的累積值),currentConditions
回應中顯示的值一律是根據最新預測結果得出。機率本身是模擬而非直接觀察到的量。
即使在沒有感應器直接涵蓋的區域,我們也能提供全面的「目前狀況」,確保隨時提供最佳資訊。
API 限制和存取權
API 是否有使用頻率限制?
Weather API 的預設頻率限制為每分鐘 6,000 次查詢。
我可以大量存取資料嗎?
無法取得大量資料。您可以在配額內查詢 Weather API (每分鐘 6,000 次查詢),並遵守《服務條款》中規定的快取條款。
我需要啟用帳單功能嗎?
您必須擁有有效的帳單帳戶,才能使用 Weather API。請參閱「啟用計費功能」,瞭解如何為專案設定帳單帳戶。
如果查詢不支援的地點,會發生什麼情況?
如果緯度和經度不在支援的國家/地區清單中,回應會傳回 404 錯誤代碼,並顯示「這個地點沒有相關資訊。請改試其他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