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塊疊加層 (有時也稱為圖塊圖層) 是顯示在基本地圖圖塊上的一組圖像。
程式碼範例
GitHub 上的 ApiDemos 存放區有圖塊疊加層地圖項目的說明範例:
- TileOverlayDemoActivity - Java:Java 中的圖塊疊加層地圖項目
- TileCoordinateDemoActivity - Java:Java 中圖塊疊加層使用的座標系統
- TileOverlayDemoActivity - Kotlin:Kotlin 中的圖塊疊加層地圖項目
- TileCoordinateDemoActivity - Kotlin:Kotlin 中圖塊疊加層使用的座標系統
簡介
TileOverlay
用來定義疊加在基本地圖圖塊上的一組圖像。
您必須針對要支援的每個縮放等級提供圖塊。如果能在多個縮放等級提供足夠的圖塊,整份地圖的 Google 地圖資料會更完整。
當您想在地圖上加入大量圖像時 (通常涵蓋大範圍地理區域),圖塊疊加層就非常實用。相反地,如果您想修正地圖上某個區域的單張圖片,就比較適合使用區域疊加層。
您也可以使用透明圖塊疊加層,在地圖中加入額外的地圖項目,方法是以程式輔助方式在圖塊疊加層上設定透明度係數,或提供透明的圖塊圖像。
圖塊座標和縮放等級
Google Maps API 會將各縮放等級的圖像分為一組正方形地圖圖塊,並排列成格狀。地圖移動到新位置或調至新的縮放等級時,Maps API 會判斷需要哪些圖塊,然後將該資訊轉譯成要擷取的一組圖塊。
座標為 (0,0) 的圖塊一律位於地圖的西北角,同時 x 值會由西到東遞增,y 值則由北到南遞增。系統會使用從該原點出發的 (x,y) 座標來建立圖塊索引。
縮放等級為 0 時,全世界會算繪為單一圖塊。每個縮放等級會將地圖放大兩倍,因此,縮放等級為 1 時,地圖會算繪為 2x2 的圖塊方格。縮放等級為 2 時,是 4x4 方格;縮放等級為 3 時,則會是 8x8 方格,以此類推。
舉例來說,縮放等級為 2 時,地球會分成 16 個圖塊,每個圖塊都可供 x、y 座標及縮放等級構成的不重複組合參照:
建立圖塊圖層的圖片時,您必須針對每個要支援的縮放等級,分別為每個圖塊建立圖片。Google 地圖在顯示圖塊時是以 256 DP (裝置獨立像素) 為目標。針對高解析度裝置,建議您傳回高 DPI 圖塊 (512x512 像素)。請參閱 Android 開發人員說明文件,瞭解如何支援不同的螢幕大小和像素密度。
注意:相機支援的縮放等級取決於多項因素,與圖塊支援的縮放等級無關。
-
GoogleMap.getMaxZoomLevel()
會傳回目前相機位置可用的最高縮放等級。這項資訊會考量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圖類型,舉例來說,衛星地圖或地形圖的最高縮放等級可能低於基本地圖圖塊。 -
GoogleMap.getMinZoomLevel()
一律會傳回最低縮放等級。每個地點的最低縮放等級都相同 (最高縮放等級則會不同),但不同裝置和地圖大小的最低縮放等級會有些差異。
新增圖塊疊加層
最簡單也最常用的建立圖塊疊加層方法,就是提供指向相關圖塊圖片的網址。UrlTileProvider
是 TileProvider
的其中一部分,會跟據網址提供圖片圖塊。使用這個類別時,所有圖片的尺寸都必須相同。
您必須導入 UrlTileProvider.getTileUrl()
,其可接受圖塊座標 (x, y, 縮放) 並傳回網址 (指向圖塊要使用的圖片)。如果指定的 x、y 和縮放沒有對應的圖塊,此方法應傳回空值。網址可指向網路資源、Android 素材資源或本機磁碟上的檔案。
請根據需要支援的所有 (x,y) 座標和縮放等級,在伺服器上設定好您要使用的圖塊圖像,然後新增圖塊疊加層:
- 定義
UrlTileProvider
以提供圖塊圖片。 - 覆寫
getTileUrl()
以建構每個圖塊圖片的網址。 - 提供含相關選項的
TileOverlayOptions
物件: fadeIn
:布林值,用於指定圖塊是否應淡入,預設值為true
。在不同的圖塊疊加層之間快速切換時,您可以考慮關閉淡入效果。若想瞭解透明度和淡出效果之間的關係,請參閱下方「透明度」一節。tileProvider
:此疊加層要使用的TileProvider
。transparency
:浮點值,用於設定圖塊圖片的透明度係數。這個值必須在[0.0f, 1.0f]
範圍內,其中0.0f
表示完全不透明 (預設),而1.0f
表示完全透明。如要查看程式碼範例,或想瞭解透明度和淡入效果之間的關係,請參閱下方與透明度相關的小節。visible
:布林值,用於指定圖塊疊加層的顯示設定。隱形的圖塊疊加層 (值false
) 不會繪製在地圖上,但會保留所有其他屬性。預設值為true
。zIndex
:決定圖塊疊加層與其他疊加層之間的繪製順序,包括區域疊加層、圓形、折線和多邊形。系統會將 Z-index 順序較高的疊加層繪製在順序較低的疊加層之上。如果疊加層的 Z-index 值相同,則疊加順序是隨機決定的。預設的 Z-index 值為 0。請注意,無論其他疊加層的 Z-index 值為何,標記一律繪製在其他疊加層之上。- 呼叫
GoogleMap.addTileOverlay()
將疊加層加到地圖。
Kotlin
private lateinit var map: GoogleMap var tileProvider: TileProvider = object : UrlTileProvider(256, 256) { override fun getTileUrl(x: Int, y: Int, zoom: Int): URL? { /* Define the URL pattern for the tile images */ val url = "http://my.image.server/images/$zoom/$x/$y.png" return if (!checkTileExists(x, y, zoom)) { null } else try { URL(url) } catch (e: MalformedURLException) { throw AssertionError(e) } } /* * Check that the tile server supports the requested x, y and zoom. * Complete this stub according to the tile range you support. * If you support a limited range of tiles at different zoom levels, then you * need to define the supported x, y range at each zoom level. */ private fun checkTileExists(x: Int, y: Int, zoom: Int): Boolean { val minZoom = 12 val maxZoom = 16 return zoom in minZoom..maxZoom } } val tileOverlay = map.addTileOverlay( TileOverlayOptions() .tileProvider(tileProvider) )
Java
private GoogleMap map; TileProvider tileProvider = new UrlTileProvider(256, 256) { @Override public URL getTileUrl(int x, int y, int zoom) { /* Define the URL pattern for the tile images */ String s = String.format("http://my.image.server/images/%d/%d/%d.png", zoom, x, y); if (!checkTileExists(x, y, zoom)) { return null; } try { return new URL(s); } catch (MalformedURLException e) { throw new AssertionError(e); } } /* * Check that the tile server supports the requested x, y and zoom. * Complete this stub according to the tile range you support. * If you support a limited range of tiles at different zoom levels, then you * need to define the supported x, y range at each zoom level. */ private boolean checkTileExists(int x, int y, int zoom) { int minZoom = 12; int maxZoom = 16; return (zoom >= minZoom && zoom <= maxZoom); } }; TileOverlay tileOverlay = map.addTileOverlay(new TileOverlayOptions() .tileProvider(tileProvider));
如要查看 UrlTileProvider
的應用實例,請參閱 Google Play 服務 SDK 隨附程式碼範例中的 TileOverlayDemoActivity
。
設定圖塊疊加層的透明度
在地圖上疊加透明圖塊是很不錯的做法,這樣能讓使用者看到疊加圖塊下方的基本地圖。您可以自行提供透明圖塊,或以程式輔助方式在圖塊疊加層上設定透明度係數。
下列程式碼範例會在 0.5f
和 0.0f
之間切換圖塊疊加層的透明度:
Kotlin
private var tileOverlayTransparent: TileOverlay? = null override fun onMapReady(map: GoogleMap) { tileOverlayTransparent = map.addTileOverlay( TileOverlayOptions() .tileProvider(object : UrlTileProvider(256, 256) { // ... }) .transparency(0.5f) ) } // Switch between 0.0f and 0.5f transparency. fun toggleTileOverlayTransparency() { tileOverlayTransparent?.let { it.transparency = 0.5f - it.transparency } }
Java
private TileOverlay tileOverlayTransparent; @Override public void onMapReady(GoogleMap map) { tileOverlayTransparent = map.addTileOverlay(new TileOverlayOptions() .tileProvider(new UrlTileProvider(256, 256) { // ... }) .transparency(0.5f)); } // Switch between 0.0f and 0.5f transparency. public void toggleTileOverlayTransparency() { if (tileOverlayTransparent != null) { tileOverlayTransparent.setTransparency(0.5f - tileOverlayTransparent.getTransparency()); } }
圖塊圖片的透明度會以 Alpha 色版調節係數的形式導入。如要設定圖塊疊加層的透明度,請提供 transparency
在 [0.0f, 1.0f]
範圍內的 TileOverlayOptions
物件,如上方範例所示。0.0f
值表示圖塊疊加層是完全不透明,而 1.0f
表示完全透明。預設值為 0.0f
(不透明)。
呼叫 TileOverlay.getTransparency()
可存取圖塊疊加層的透明度,呼叫 TileOverlay.setTransparency()
則可加以變更。
透明度、動畫和淡入效果
透明度變更時不會有動畫效果。透明度選項會和 fdeIn 選項一起運作。
淡入選項會在圖塊載入時呈現透明度動畫。如果您設定了透明度的值,圖塊會從完全透明淡入到定義的透明度。如果在淡入效果執行期間變更透明度,動畫功能會採用新設的透明度繼續執行。
移除圖塊疊加層
您可以使用 TileOverlay.remove()
方法移除圖塊疊加層。
Kotlin
tileOverlay?.remove()
Java
tileOverlay.remove();
清除過時的圖塊
如果圖塊疊加層提供的圖塊變成「過時」,您可以呼叫 clearTileCache()
強制重新整理。這會使系統重新載入此疊加層的所有圖塊。舉例來說,如果 TileProvider
提供的圖塊有所變更,您之後就必須呼叫 clearTileCache()
,確保系統不會繼續算繪之前的圖塊。
Kotlin
tileOverlay?.clearTileCache()
Java
tileOverlay.clearTileC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