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od: projects.assets.listImages

列出圖片集合素材資源中的圖片。這個方法可讓呼叫端將時空和中繼資料篩選器套用至圖片集合。

HTTP 要求

GET https://earthengine.googleapis.com/v1alpha/{parent=projects/*/assets/**}:listImages

這個網址使用 gRPC 轉碼語法。

路徑參數

參數
parent

string

必要欄位。要列出的圖片集合素材資源名稱。parent 的格式為「projects/*/assets/**」(例如「projects/earthengine-legacy/assets/users/[USER]/[ASSET]」)。所有使用者擁有的素材資源都屬於「earthengine-legacy」專案 (例如「projects/earthengine-legacy/assets/users/foo/bar」)。所有其他素材資源都屬於「earthengine-public」專案 (例如"projects/earthengine-public/assets/LANDSAT").

授權需要指定資源 parent 的下列 IAM 權限:

  • earthengine.assets.get

查詢參數

參數
pageSize

integer

每頁的結果數量上限。伺服器傳回的素材資源可能少於要求的數量。如果未指定,則頁面大小預設值取決於 Earth Engine AssetView,且限制較嚴格的檢視畫面會設有較高的限制。

pageToken

string

這個符記可識別伺服器應傳回的結果頁面。通常,這是先前對 assets.listImages 方法的呼叫傳回的 ListImagesResponse.next_page_token 值。

startTime

string (Timestamp format)

如果存在,則篩選出時間戳記至少為此值 (含) 的結果。

使用 RFC 3339,產生的輸出內容一律會經過 Z 標準化,並使用 0、3、6 或 9 小數位數。系統也接受「Z」以外的偏移值。例如:"2014-10-02T15:01:23Z""2014-10-02T15:01:23.045123456Z""2014-10-02T15:01:23+05:30"

endTime

string (Timestamp format)

如果存在,則篩選出時間戳記小於此值的結果 (不含此值)。

使用 RFC 3339,產生的輸出內容一律會經過 Z 標準化,並使用 0、3、6 或 9 小數位數。系統也接受「Z」以外的偏移值。例如:"2014-10-02T15:01:23Z""2014-10-02T15:01:23.045123456Z""2014-10-02T15:01:23+05:30"

region

string

如果有此屬性,則為定義查詢區域的幾何圖形,以 GeoJSON 幾何圖形字串指定 (請參閱 RFC 7946)。空間交集的精確度為 1 公尺。

filter

string

如果有的話,則會指定其他簡單的屬性篩選條件。

view

enum (EarthEngineAssetView)

指定應在回應中傳回 Image 資源的哪些部分。如果未設定,系統會預設傳回所有資源。

要求主體

要求主體必須為空白。

回應主體

EarthEngineService.ListImages 的回應訊息。

如果成功,回應主體會含有以下結構的資料:

JSON 表示法
{
  "images": [
    {
      object (Image)
    }
  ],
  "nextPageToken": string
}
欄位
images[]

object (Image)

符合查詢的圖片清單。

nextPageToken

string

用來擷取下一頁結果的符記。在後續對 assets.listImages 方法的呼叫中,將這個值傳遞至 ListImagesRequest.page_token 欄位,即可擷取下一頁的結果。

授權範圍

需要下列其中一種 OAuth 範圍:

  • https://www.googleapis.com/auth/earthengine
  • https://www.googleapis.com/auth/earthengine.readonly
  • https://www.googleapis.com/auth/cloud-platform
  • https://www.googleapis.com/auth/cloud-platform.read-only

詳情請參閱 OAuth 2.0 Overview

圖片

Earth Engine 圖片的相關資訊。

JSON 表示法
{
  "name": string,
  "id": string,
  "updateTime": string,
  "title": string,
  "description": string,
  "properties": {
    object
  },
  "startTime": string,
  "endTime": string,
  "geometry": {
    object
  },
  "bands": [
    {
      object (ImageBand)
    }
  ],
  "sizeBytes": string
}
欄位
name

string

圖片名稱 (如有)。name 的格式為「projects/*/assets/**」(例如「projects/earthengine-legacy/assets/users//」)。這項屬性通常會出現在已儲存的圖片中,但在經過運算的圖片中則會是空字串。

id

string

圖片的 ID (如果有的話)。等同於沒有「projects/*/assets/」前置字元的 name (例如「users//」)。這項屬性通常會出現在已儲存的圖片中,但在經過運算的圖片中則會是空字串。

updateTime

string (Timestamp format)

圖片上次修改的時間。

使用 RFC 3339,產生的輸出內容一律會經過 Z 標準化,並使用 0、3、6 或 9 小數位數。系統也接受「Z」以外的偏移值。例如:"2014-10-02T15:01:23Z""2014-10-02T15:01:23.045123456Z""2014-10-02T15:01:23+05:30"

title

string

資產的標題。

description

string

資產的說明。

properties

object (Struct format)

與圖片相關聯的鍵/值屬性。

startTime

string (Timestamp format)

與圖片相關聯的時間戳記 (如有),例如衛星圖像拍攝的時間。如果素材資源對應的時間間隔為一個月或一年的平均值,這個時間戳記就會對應到該時間間隔的開始時間。

使用 RFC 3339,產生的輸出內容一律會經過 Z 標準化,並使用 0、3、6 或 9 小數位數。系統也接受「Z」以外的偏移值。例如:"2014-10-02T15:01:23Z""2014-10-02T15:01:23.045123456Z""2014-10-02T15:01:23+05:30"

endTime

string (Timestamp format)

如果資產對應的時間間隔為一週或一年,則這個時間戳記對應的時間點為該時間間隔的結束時間 (不含)。

使用 RFC 3339,產生的輸出內容一律會經過 Z 標準化,並使用 0、3、6 或 9 小數位數。系統也接受「Z」以外的偏移值。例如:"2014-10-02T15:01:23Z""2014-10-02T15:01:23.045123456Z""2014-10-02T15:01:23+05:30"

geometry

object (Struct format)

與圖片相關聯的空間足跡 (如有),以 GeoJSON 幾何圖形物件表示 (請參閱 RFC 7946)。

bands[]

object (ImageBand)

圖片資料帶的相關資訊。

sizeBytes

string (int64 format)

葉子素材資源 (例如圖片) 的大小,以位元組為單位。對於儲存的圖片,這個值通常應為非零值,對於計算的圖片,則應為零。